主播看三农 | 李博士教你种水稻:颖花退化怎么办?
近期,不少农民朋友反映,多个品种的水稻出现颍花退化的情况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如何解决?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建武博士为您支招。
近期,不少农民朋友反映,多个品种的水稻出现颍花退化的情况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如何解决?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建武博士为您支招。
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,但其生长常受盐害与干旱胁迫的严重威胁。γ-氨基丁酸(GABA)在调控植物生长和应对各类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GABA转运蛋白(GAT)是植物中运输GABA的关键跨膜转运蛋白,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防御具有重要作用。尽管目前已有研究
当前我省(江苏省)水稻大部分已进入穗期,正是穗稻瘟等重大病虫害防控的最为关键时期。综合分析全省水稻秋后病虫发生相关因素,预计以稻瘟病、稻纵卷叶螟为主的重大病虫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趋势,其中穗稻瘟在淮河以南地区迟熟感病品种上重发风险大,稻纵卷叶螟在沿太湖、沿江、
近几年,中国的人口数量虽然已经开始减少,但其在世界上依旧是名列前茅,并且在世界上,还在受饿的人群占比数量依旧是居高不下,为了满足所有人口的粮食需要,不让一个人挨饿,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农业。
2025年8月份,我国水稻收割机市场,呈现稳健发展态势。根据全国各地农机补贴系统公开数据(截至2025年9月1日),2025年8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,全国水稻收割机(履带式谷物收割机)总销量达到2481台,实现总销售货值约4.06亿元,产品平均单价为16.3
在瓯海区潘桥街道屏山村的试验田里,一片高达2.1米的当季水稻随风摇曳,一位老农走进稻田,瞬间被稻浪淹没。近日,这则“风吹麦浪,稻下乘凉”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。9月1日下午,记者来到屏山村,现场感受这片比人还高的水稻。
水稻僵苗,又称“坐蔸”,是水稻苗期至分蘖期常见的生理性障碍,表现为植株生长迟缓、分蘖停滞、叶色异常,严重影响产量形成。准确识别僵苗类别并采取针对性措施,是保障水稻正常生长的关键。以下结合生产实际,对水稻常见僵苗类别及解决办法进行详细阐述。
近年来,在水稻生育后期,尤其是抽穗至灌浆阶段,颖壳褐斑病的发生频率逐年上升,导致稻谷外观品质下降、千粒重降低,严重时可造成10%-20%的产量损失。本文将系统分析水稻颖壳出现褐斑的成因,并提出科学、高效的综合防治办法,为水稻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。
8月底,持续的暴风、强降雨对部分区域中晚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,正值灌浆成熟的水稻出现大面积倒伏、部分田块出现碾压式、贴地倒,这对产量及品质影响极大。在水稻栽培过程中,不同程度的倒伏时有发生,但像今年这么早、这么严重的倒伏极其少见。水稻倒伏后影响光和产物的形成,使
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改造的时代浪潮下,位于金武快速路北侧、江宜高速西侧的690亩高标准农田换上一片绿色华装。在江苏恒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匠心耕耘下,荒地变绿地,不仅为城乡结合区域提升“颜值”,更是成为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生动注脚。
8月27日,记者走进田间,一片植株高大的水稻映入眼帘。“近2米高的水稻您见过吗?”江阳区渔乡大溢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溢正在田里录制短视频,与巨型稻比着身高。
咱种水稻的,最怕孕穗期出岔子!眼看别家稻子秆粗穗大,自家的却跟 “没长开” 似的,植株矮一截,穗子还又短又小,这要是不及时救,今年收成可就悬了!别慌,我种了十几年稻,去年刚碰到这情况,用了些新法子就扳回来了,今天就跟大伙说说。
九月,正值水稻生长的关键转折期,早稻已进入收获收尾阶段,中稻逐步迎来成熟季,晚稻则处于灌浆结实的核心时期。此时的农事操作不仅关乎当季水稻的产量与品质,更对后续农业生产布局有着重要影响。需根据不同稻作类型的生长特点,科学落实田间管理措施,确保水稻生产有序推进。
在非洲中部,有一个不太起眼的小国——布隆迪。这里雨水丰沛,全年气温温和,土地因火山活动而富含养分,按理说,这样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农业。可就在十多年前,这个国家却长期面临粮食短缺,许多人靠国际援助维持基本生活。
比人还高的水稻你见过吗?就在温州,2.1米的巨型稻不仅让农民站在田里你看不到头,更号称能实现亩产800kg,但背后却隐藏着无法机械收割的致命伤。这场农业奇迹,到底是为了方向还是美好的错觉?
不少网友惊叹,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在温州真的实现了!这片巨型水稻,种植面积有300亩,是瓯海强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种的,预计9月底开镰收割,每亩能产600到800公斤稻谷,比普通水稻增产20%左右。
别说,这还真是个关键问题。水稻在抽穗前后对环境特别敏感,尤其是温度。最适合的温度是25℃~30℃,一旦连续几天超过35℃,尤其是在中午高温时段,水稻就会“吃不消”。
最近不少农村朋友反映,自家水田里又出了麻烦——水稻“黑球病”(俗称“粒黑粉病”)在不少地方泛滥,只见稻谷还没完全成熟,“米粒”却变成了黑乎乎一团,收成大受影响。其实,水稻黑球病不是新毛病,但它常常让种田人闹心。
南晶香占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常规稻品种,其育种代号为“南晶占2号”,于202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(粤审稻20210048)。这一品种的诞生标志着华南地区优质稻育种的新突破,其亲本组合为“黄莉占/黄粤占”,继承了双亲的优良特性并在食味
眼下,走进贵州省镇远县江古镇洞尾坝区的稻田,稻穗随风摇曳,金黄与青绿交织,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,这片2000余亩的水稻逐渐进入成熟期,预计9月上旬开始大面积收割。